5月26日下午3:00,天津医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俞和(Herbert Yu)教授应邀来到湘雅医学院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介绍他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陶永光教授主持下,俞和教授与在场听众进行了深入和具体的互动交流。

俞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此次报告主题为长链非编码RNA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在人类基因组的~32亿核苷酸中,只有不到2%的序列为编码基因。93%的非编码序列一部分转录为核糖体RNA,一部分转录为转运RNA,还有一部分转录为包括siRNA和miRNA等在内的短链非编码RNA,最后一部分转录为长链非编码RNA,即俞教授在此次讲座中侧重介绍的研究对象。根据陶永光教授介绍,长链非编码RNA受关注度大幅增加,为近期研究的热点,例如世界范围内多个课题组争相研究的长链非编码RNA——HOTAIR(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intergenic RNA)。

通过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分析,俞和教授课题组成员发现了一种对乳腺癌有抑制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该RNA的高表达与肿瘤分期中的早期肿瘤正相关,其表达量与HOTAIR表达量负相关。除了分析现有的基因表达数据,俞教授还通过348例新鲜冻存的乳腺肿瘤标本验证了该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量呈正态分布,且高表达量与较长的生存时间正相关。此外,该RNA的表达量也与较好的化疗效果正相关。因此,这个此前未被标注功能的长链非编码RNA既可作为良性肿瘤的特征标志物,也可作为预后评价的检测指标开展进一步研究,对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在与听众的交流环节中,俞教授既涉及了具体的实验操作细节,又介绍了对科研方向的宏观把握。谈及研究中的经验与心得,俞教授认为:在调节性RNA的功能与疾病表型相关性的研究方面,与其设定极低的p值来增加统计学的可信度,不如通过多种方法验证的一致性来增加说服力,例如他研究中的qPCR和组织染色等验证方法。这次讲座让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具体方法学上得到了有效的深化,让未从事相关研究的师生在知识的广度上得到了良好的拓展。当天的讲座为在场听众提供了一个契机,使大家可以汲取报告人的宝贵科研经验,同时也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

报告人简介:

俞和,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临床化学博士(1996年),天津医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教授、癌症流行病学项目主任、癌症控制和人口科学项目副主任。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先后承担美国NIH基金RO1等科研课题20余项,主要集中在促细胞分裂生长因子在致癌和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完成了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的致癌作用系列研究,发现IGF 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危险密切相关,在Nature Genetics、JAMA、JNCI、JCO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近年主要集中于表观遗传(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调控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研究。

上一篇:第四期湘雅医学院百年院庆系列讲座圆满举行

下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常用链接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路172号   410013

办公室电话

电话:0731-82650001  网址:xysm.csu.edu.cn
湘ICP备05005659号-1 湘教QS3-200505-0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