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17时50分,中南大学湘雅校区后勤部能源站水电中心职工李伯新因结肠癌晚期不幸逝世。在全国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李伯新选择了作为一名“大体老师”,为湘雅的医学研究作出“最后的贡献”。
根据李伯新的生前遗愿,他的眼角膜和遗体全部捐献,角膜将用于他人重获光明,遗体将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遗体捐献是拯救他人生命、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行为,李伯新同志的选择充分彰显了湘雅医学院‘公勇勤慎、诚爱谦廉’的院训和新时代职工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他的崇高品质和行为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形态学实验中心主任潘爱华教授介绍说。
两代都是湘雅人 乐观奉献还炒得一手好菜
“我父亲是长沙人,1969年生,1986年参加工作。我的爷爷奶奶都是老湘雅人,家里两代人都为湘雅的发展奉献了一生。3年前,父亲查出得了癌症,去医院放化疗了一段时间,因为身体吃不消,选择回家喝中药保守治疗。当时,医生已经宣布父亲时日无多了。”李伯新的独女李炫烨点滴回忆道,“父亲平常乐观豁达、仗义直言,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坦然接受,回到家后,能吃能睡,连喝酒抽烟的习惯都没有改变。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家住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反而慢慢有了好转,去年大年初二我们全家还一起去爬了岳麓山,一家子高高兴兴。因为炒得一手好菜,父亲还经常下厨,他的拿手菜是辣椒炒肉,味道堪比费大厨”。
弥留之际还惦念全国抗击新型肺炎情况
平静地过了3年时间,2019年10月,李伯新癌症复发,身体每况愈下,到了11月初,因病情加重他只能卧床休息了。这段时间,他在电视上突然看到全国正在全力抗击新型肺炎病毒,尤其近两天看到各地医生专家都集结向武汉增援,他向家人提出了遗体捐献的愿望。
“老公说,癌症一直是世界性医学难题,现在又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想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希望能为医学攻克这些难题作出一点贡献。”李伯新的爱人黄广垠含泪说道。也就在这个时候,李伯新告诉她,年轻时,他没有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贡献,想离开之后尽点微薄之力。对于他的这个想法,家人都表示了支持。
“大体老师”对医学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湘雅医学院临床专业的本科生,都需要通过“大体老师”来学习和了解人体结构,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以便直观了解人体结构、器官组织等,这也是医学生迈向成才之路的必修课。“大体老师”教会学生每一束肌肉的走行、每一条血管的搏动、每一根神经的分布、每一个器官的定位,他们不会说话,却始终在告诫大家,“生命是复杂的,要有敬畏之心”。而这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学生们踏上医疗岗位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救治更多的病患。
“李伯新先生的角膜和遗体分别捐献给了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近年来,虽然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的登记人数有所上升,但依然紧缺,尤其是遗体捐献。”长沙爱尔眼科角膜移植专家王科华介绍道,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在离开这个世界后,依然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