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名学子载誉启航,多项佳绩添医学教育新彩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系首届研究生顺利毕业。本届毕业生共7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42名。他们在校期间表现优异,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和评述202篇,总IF值达1400分,其中IF值>20分论文6篇,IF值>10分论文42篇。此外,毕业生在读期间共主持15项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4项、市(校)级课题8项;荣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共计20项,获得专利5项等,为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学系的医学教育增添新的成果。

学术突破:聚焦前言,赋能临床转化

作为国内皮肤病与性病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湘雅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系也秉承“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宗旨。本届毕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开展临床学习及科学研究。

在临床学习方面,实现了三家附属医院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与统一安排。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三家医院协同合作,共同构建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临床轮转环节,学生们会在三家医院分别开展轮转学习,充分汲取各家医院的特色优势,通过这种多元化的临床学习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

在科学研究上,学生们课题方向广泛,涵盖黑色素瘤、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损容性皮肤病(玫瑰痤疮、皮肤衰老、痤疮等)、皮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白癜风、斑秃等)、罕见病(如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研究既聚焦疾病机制、分子靶点等基础医学问题,也紧贴临床实践中的诊疗策略优化,甚至拓展至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皮肤病流行病学研究等前沿方向。这种将科研探索与临床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充分彰显了学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特色。

院(校)长寄语:以湘雅精神为炬,聚学科合力书健康中国新篇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对毕业生深情寄语。他表示,希望大家能将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建设,汲取前辈们“人民需要处,即是湘雅战场”的精神力量。你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湘雅精神照亮的地方。医学发展需要代代传承,也希望毕业生们“以今日为起点,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成果应用于患者病榻前,续写湘雅文脉,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守护生命之托,做患者信赖的医生”。对未来学系建设,陈校长也指出,学系发展应贴合医疗卫生事业需求,以高质量标准、务实态度推进学系建设,全力提升临床医学学科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南大学湘雅皮肤病与性病学科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中南大学党委常委黎志宏副校长对毕业生表达了殷切期望,他提到,希望大家能成为肩负起民族健康使命的医者,将国家战略与人民健康需求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在医学前沿领域踏实开展创新研究,积极为学科团队建设贡献力量。也祝愿毕业生们能传承好湘雅精神,在医学征程中勇攀高峰,为健康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对于学系的发展,黎校长强调,学系制旨在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有效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学科交叉与垂直整合。期待大家勇担使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脚踏实地,推动湘雅医学取得新的发展。

系主任寄语:以创新为帆,驶向更高远的目标

皮肤病与性病学系主任肖嵘教授对毕业生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届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科研基础,同时也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运用能力。在黑色素瘤、银屑病、玫瑰痤疮等疾病的探索,以及皮肤免疫机制研究、皮肤衰老相关课题、人工智能应用和新型生物制剂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医学之路漫漫,希望他们继续秉持探索精神,在医学前沿稳扎稳打,有所建树。”同时,肖教授提到,学系重视临床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在临床事件中的综合素养。未来将深化与国内外优秀机构的合作交流,加强研究团队建设,为培养更多复合型医学人才蓄力。

展望未来:锚定国际前沿,服务健康中国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系将以此届毕业生为标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模式。学系计划未来五年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重点攻克慢性皮肤病的精准诊疗难题,同时推动皮肤健康科普工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此次首届研究生的顺利毕业,标志着湘雅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系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学系将秉承“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湘雅精神,为皮肤病防治与康复事业输送更多湘雅智慧与力量。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学系)

上一篇:践行八项规定精神 湘雅义诊暖润城步

下一篇:祝贺我院校友赵永祥教授荣获2024年度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路172号   410013
湘ICP备05005659号-1 湘教QS3-200505-000204